我们把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整体把握的能力称为“完形知觉”。完形知觉是一个成熟的译者所具有的基本素质,是译者的审美能力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熟的译者在阅读原作时,总是从整体上去感知它的形象、意境和艺术风格,而这种感知往往靠直觉,靠译者的第一印象。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在译者的心目中,原作的“形”是一个心理经验上的整体,这个整体是译者的完形知觉对原作的审美感知和把握,它不是原作所固有的语言形式,而是原作的语言形式在译者心目中引发的主观的感受和体验。译者心目中的“完形”有一种独立的特质,它既来自原作的各个部分又超越各个部分。
以往研究翻译的神似与形似,研究者关注的是译作如何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原作相似以及神与形二者如何统一的问题,而对原作的“形”在译者心中引发的主观感受与体验则较少顾及。从以往的译文中,同样的原文,同样的情景,同样的语汇和句子,在两个译者的心目中的反映是不同的。这就是说,由语言符号构成的原作的“形”,与译者心目中的“形”是不同的,前者是客观的物化的存在,后者是主观的幻化的状态。或者说,译者心目中的“形”,是原作的“形”的反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原作的“形”对译者产生的作用,与译者内在的心理反映往往不是同步对应的因果关系。
我国古代画论诗论中的形神理论,对“神”和“形”的解释也不尽一致。就“形”来说,有人把它解释为画家对人或物的相貌形状的传移模写,有人把它解释为相对于自然物之相貌“似又不似”的样式。
这里所说的“形”,已不是审美客体所固有的形貌,而是画家对审美客体的形貌的心理把握,是出自画家心目中的“形”。这种“形”接近于当代翻译学里所说的“形似”,它不仅是客体在主体心目中的反映,而且包含着“神”。针对主体心理上的“形”,西方格式塔心理学派使用了“完形”的概念。所谓“完形”,是指主体的心理知觉所捕捉到的客体的整体性的“形”,是由主体的知觉活动组织成的整体。相对于客体的形貌来说,“完形”是一个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