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翻译中作者语体与译者语体的关系讨论
     将翻译置于交际的框架内使我们看到,作者有作者的语体、译者有译者的语体;作者有作者的风格,译者有译者的风格。从理论上说。将作者的语体与风格相加就得到作者的语体风格,将译者的语体与风格相加就得到译者的语体风格。翻译尤其是笔译,语体与风格是难以分开的,但为分析的方便起见,我们仍主张对语体与风格分别进行分析。本文意大利语翻译公司主要讨论翻译与语体问题,即翻译中的作者语体、译者语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过去人们常说,译者必须再现作者的语体与风格,译文必须再现原文的语体与风格。这种说法似乎表明,译者不应该有自己的语体与风格,译文也不应该有自己的语体与风格。然而,译者有自己的语体与风格、译文有自己的语体与风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语体与风格的定义上来。此次我们只看语体。
    如意大利语翻译公司所述,语体是说话人或写文章的人根据一定的语境在一定的方言内所选用的语言变异的总和。说话人与自己的交际对象交际,写文章的人与自己的读者交际,他们选用词语,不但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与条件,还要依据对方的情况与条件。作者是这样,译者也是这样。在翻译交际的框架中,作者不同于译者,作者的读者也不同于译者的读者,如何能希望译者的语体等同于作者的语体,如何能希望译文的语体等同于原文的语体呢?但是,翻译又不完全等同于创作,翻译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创作,是再创作,是二次创作。既然是在别人的创作基础上创作,是再创作,是二次创作,译者就不能忽视作者的语体、原文的语体。通常的做法是尽力寻找替代品,寻找门户相当的语言项。
    一个棘手的问题是,语体是一定方言中说话人或写文章的人根据语境选用的词语变异的总和,这个定义意味着,用普通话说话或写文章,可以选用一定语体色彩的词语,用上海话或山东话说话或写文章也可以选用一定语体色彩的词语,翻译中如果要使译人语的语体成分系统与译出语的语体成分系统对应起来,要使译人语的语体成分与译出语的语体成分对应起来,其前提就是、译人语的方言必须与译出语的方言对应起来。那么,英汉互译时,上海话或山东话该与英语的什么方言对应呢?英语中的加拿大变体、意大利变体、南非变体该与汉语的什么方言对应呢?两种语言的社会方言又该如何对应呢?解决这些问题,恐怕不是如何再现原作语体的问题,而是如何模拟的问题,是如何寻找替代品以便“以假乱真”的问题。
    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通常做法是,在一般情况下,以译人语和译出语的标准方言为规范,对译出语中的少量方言,用见仁见智的方式加以解决。如在一篇英语语篇中出现了少量的加拿大或意大利方言,译成汉语时既可以用山东方言也可以用四川话来翻译,至于选用哪一种方言为好,没有也不太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选用的适宜性是根据译者的自身条件来决定的。一是根据译者的爱好,在方言选定之后再考虑语体问题;二是根据译者的语言能力与语言水平;三是根据译者的心目中的读者,一本小说、一本戏剧、一篇散文或一首诗歌,翻译给大人看与翻译给小孩看,翻译给男人看与翻译给女人看,翻译给受过教育的人看与翻译给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看,翻译给有文学修养的人看与翻译给普通读者看,其语体选择都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说作者的语体、原文的语体制约着译者与译文的语体的话,其制约力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被决定译者语体的因素、被决定读者语体的因素抵消后所剩无几了。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比较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