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诗歌翻译艺术对译者的指导性
     译诗中的变动,包括增、减、替换是不可避免的。显然,在这些变动中体现了诗译者的个性,体现了诗译者对原作,以及对透过原作所看到的现实的态度。在这里,也反映了诗译者在“不是诗人的奴隶,而是他的竞争对手”方面有哪些特色。
    我们无论怎样要求诗的译者要忠实、确切地接近原诗,也不可能使他失去自己对世界特有的感受,失去自己特有的处世态度。不可能,也不需要。问题在于,翻译与创作的界限在哪里,翻译超过一定的界限就成了脱离原文进行创作,不再是原诗的艺术肖像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最理想的是译诗,一次就绘制出一个尽善尽美的原诗肖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真正的语言艺术作品,其内涵是无穷无尽的。真正好的诗作都是多布局的,而且具有无限的内涵。用另外一种语言复制诗歌的模型、诗歌的外部结构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再现该诗的无限内涵和全部思想感情。译诗是外国诗人的创作,但它是通过译者,即另外一位诗人的激情来传达的。
    有人把翻译比作肖像,但“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不存在的。普希金的临摹像在两位大画家的笔下各不相同,一个是浪漫派,一个是古典派。
    有人把翻译比作演奏艺术,但“独一无二的演奏”是不存在的。音乐家的天赋越高,他的创作风格就越有个性。如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协奏曲,几乎是每一个天才的钢琴家都有自己的演出风格。
    有人把翻译比作演员的表演艺术,但是世界上没有“独一无二的表演”,扮演奥赛罗的不同演员,甚至几代的演员,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这个角色的,而他们都是忠实于莎士比亚的,同时在表演中注入了自己的经验、气质、思想和感情。
    主观性是一切形式艺术创作的规律,也是翻译艺术的规律。在诗歌的翻译中,掺有主观的“杂质”,这并不是译者有意强加给读者的,而是不可避免的。
    诗歌的独一无二的译文,正如客观艺术一样,没有,也不可能有。可以客观地分析诗,但是完全客观地予以再现,是不可能的。否则,就只能否认文艺翻译是艺术,把它列人科学研究的范围。
    如果诗歌翻译不具有译者的风格,就等于使译作失去了活的灵魂。但翻译终究是翻译,就像弹钢琴是演奏艺术一样,翻译创作的内部矛盾使诗歌的译者为了捍卫原诗人,捍卫原诗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修辞,要反对自己的习惯,反对自己的偏爱,反对自己的个性。真正有良心的译者为了保全原作,宁愿在与自己的朋友,同时又是敌人的面对面的搏斗中遭受失败,宁愿做出更多的让步。
    诗歌的译者应当牢记,过分的主观将使译作变为特殊的艺术—在译者的笔下原诗人消失了。
    诗歌译者的自由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最大限度使自己的才能服从别人的意志,服从原诗人的风格。毫无疑问,翻译艺术的规律要求译者要善于正确地,在现代科学的水平上,阅读原著,并尽可能等值地再现所读过的内容。诗歌翻译艺术应当是主观与客观,直观与理智,艺术与科学的统一。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上海翻译谈专业学术材料的翻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