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时间距离与翻译问题
     译者也像从事历史体裁创作的作家一样,必然会碰到时间距离问题,并且必须予以解决。
    历史小说的作者为自己提出的任务,是在小说的历史现实中再现历史的过去,使小说具有某种可信的感觉,这时他只能为自己寻找传达这一时间距离的某种方法。与此相反,如果他需要把这一过去“现代化”,使它接近我们,强调它的现实性、“普追性”、“永恒性”,或是强调它与今天“遥相呼应”,他可以完全不顾时间的距离。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会按自己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创作任务解决这个问题。
    从事“历史体裁”翻译的译者,同样是与历史的过去打交道。只不过展现在他眼前的历史过去是通过艺术家的观察。而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一过去曾经是现在。译者同样能强调他所译的作品同我们之间的距离,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使作品接近我们,使人感觉不到这一距离。这一问题的解决总是取决于原文的性质和译者的任务,时间距离是情感作用的因素。
    翻译艺术和其他任何别种艺术一样,都不可能有现成的公式,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成规。译者再现与我们有某种历史距离的作品时,是否应使当代读者感觉到这一距离,以及他应当在何种程度上做到这一点,这个问题也不可能有统一的解决办法。
    过去的世界文学无比的丰富和多样,其中有一些作品几乎每一代人都会阅读。也有些作品则在历史转折时代,获得新的生命,新的回响。有的艺术家不为自己的当代人所理解,几乎没有被他们发现。有的作品成为世界文学旅途上高耸的,不灭的灯塔;也有的作品由于某种原因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突然又从远方放出圣沽、耀眼的光芒……
    译者再现某个文学作品时,为自己选择的“方面”,应当首先取决于这一作品的性质,它在社会和文学思想史中的地位,以及它对我们的意义。但是再现这一作品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艺术观,取决于他的风格,文学鉴赏力和历史文学素养。
    如果作品不仅是作为了解历史的对象,不仅是作为社会思想史的文件,而且还作为艺术作品展现在当代读者的面前,如果译者成功地再现原作的美学现实,把作家的声音、语调和音色带给我们,使我们感觉到时代的气息,一句话,如果译文能产生某种可信的感觉,那将是译者的极大光荣。在这种情况下,他究竟是用何种手段达到这一点,已经无足轻重。
    当然。也没有必要计较译者是否超过了规定的使用古旧词和倒装句的限度,也没有必要怀疑他是否犯了唯美主义、投人所好等过错。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众眼观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