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名胜古迹翻译如何减少语言拦路虎
     导游翻译讲解是一门学问。善于讲解的导游能把外国游客吸引到自己的周围,使他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是也有一些从事导游的同志,虽然事先下了一番功夫,熟记导游材料,向外国游客滔滔不绝地背诵,希望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往往事与愿违,听的人兴趣不大。
    葡萄牙语翻译公司发现这里原因很多,但如何运用导游材料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一般说来,这些材料有许多是从中文翻译而来,而介绍名胜古迹的材料恰恰是写给那些不曾身临其境的人看的,因此必须着意描述一番:什么“殿宇巍峨”啦,“气象万千”啦,“雄伟壮观”啦……这些词用在文章中不失为佳句,但一旦当人身临其境,在介绍时再加上这样一番描述,则不但显得多余,而且听起来很生硬。
    尤其是我国作者写文章时,为了使文章读起来生动,往往喜欢引经据典。这些典故对中国人来说是很熟悉的,一目了然,感到亲切。而外国人对景物的描写与反应则和我们不同,往往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把中国的许多典故和喜闻乐见的比喻硬译过去,外国人听来反而感到词句晦涩难懂。比如在参观桂林的岩洞时,导游介绍洞中的钟乳石造型象孙悟空、猪八戒、老寿星,外国人看了却说象唐老鸭、米老鼠、圣诞老人。所以在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时,要措词恰当,善于选择外国人比较熟悉的语言,以便取得亲切生动的效果。
    总之葡萄牙语翻译公司认为,在进行导游时,要看对象而措辞,要尽量避免把专门名词不加解释地音译,尤其要避免用一连串的专门名词,才能提高讲解效果。就是在外文的导游书籍中,也应注意尽最减少“拦路虎”,使读者能顺利地、有兴趣地读下去。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最理想状态下的译者素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