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如何评定一作多译问题
    一作多译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老话题。它涉及一系列的问题。诸如一部译作已有译本,还有无必要再出新译本?出新译本是否值得?新译本是否必然优于原译本?是否能受到欢迎?如果同时出了两个甚至多个译本,又如何评价?要回答这些问题,日语翻译公司认为我们就得先搞清与之直接有关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是否必要?需何条件?如何评价?
    一作多译是否必要?这个问题似乎不言而喻,但又需区别对待。一般说来,存在着两种态度。学术界往往认为,一种译本不一定理想,若有两种或多种译本则可以互相比较,有利于专业研究和翻泽事业的发展。而出版界一般认为,一部原作出一部译作已够,无须浪费财力人力再出重译本。但也有出版社抢出重译本的情况,由于偶然原因同时出两个或多个译本的情况则不在此列。实际上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又有一定的片面性。如果单纯为了比较研究而出两个译本似乎有点不值,而认为已有译本就无须再出新译本则又不免绝对。这就要区别情况具体对待。
    一般说来,除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著以及具有永久的文学、文献价值的其他书籍之外,一般书籍无需重译。在需要重译的原著中,又包括原译质量太次,无须重版发行和由于语言的发展及翻译水平的提高需更新译本两种情况。其中又以文学名著的重译机会最多,因为文学作品重译变动的余地最大。这里就以文学名著为例来说明重译的条件和评价问题。
    计划性是重译的首要条件。日语翻译公司发现无计划无组织的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名著,必然会造成同时重译某一有译本的原著和同时出几个译本的情况。若彼此质量不相上下,处理方式无甚区别,往往造成浪费。有时人名地名不相统一,甚至书名都已更换,更可能引起混乱。计划性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要有时间的间隔性。一部译作出版不易,如果基本可以,就要保持一段时间,待语言发展或欣赏要求证明其不能继续适应而又能出较好的译本时,再另出新译。这样既可保持原译的价值相对稳定,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处理方式上的差异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差异性指的是,如果一部译作要同时出几个新译本,新的译本必须在处理方式上各有特色,或与原译本不同。例如原译是全译,那么新译就可出节译本或改写本,以适应不同的读者对象。大部分的译作,也可以先出单卷译本,然后逐渐出齐全套译本。最后,新译比原译要有超越性,即在追求目标、翻泽手法和语言运用上要胜过原译。只在原译基础上改正若干误译而没有重大改进的译本,原则上不能算作重译。
    关于几个译本的评价问题,在理论上势必涉及翻译有无定本的问题。这里仅以新旧译作已出现为条件,有条件地涉及原译与新译的对比评价。对于原译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主要是要从历史观点出发,考虑其作为初译本所起的历史作用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其中的问题则要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说明其原因,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要求前人。对于新译则要从现时的需要和条件出发,提出较高的要求,看其是否适合新的时代要求。在比较两个译本的时候,当然有必要对照原本分析两个译本的忠实程度。但最重要的是,要看新译本在原译基础上有无重大突破,理解是否更准,表达是否更妙,语言是否更新,目标是否更高,是否体现新的翻译观念,从而确定新译本的效果和价值。须知新译本是在原有译本的基础上重译的,译者完全有可能参考原译,吸收其合理手法和表达方式,也完全有义务追求比原译更高的目标,从而达到更高的成就。
    究竟应该为何评价,当然可以料想,读者对新译本的认识有可能受到对原译本的认识的影响,有心的读者还会把两个或多个译本加以比较,从中寻求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作为谈论的证据。这就需要评论家根据复杂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提出自己较公正的看法,同时作好新译本的推荐工作。因为除了对译作的导读,对译者的评价和对于译界的导向作用以外,推荐和介绍新译作也是翻译评论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翻译理论研究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