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个译者除了要有较高的外语、本国语水平外,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什么知识都要学一点,各种学科都要懂一些。
这是因为具体的翻译工作往往是不大可能只限于一种专业的。而搞哪种翻译就需要哪方面的知识;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就更复杂,所涉及的生活面和知识面更广,对著者的生活环境、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著者的经历没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译好一部作品是不大容易的。
即使是搞一种专业的翻译,从现在的科学发展情况看,也是各种科学互相渗透,边缘科学日益增多,在具体翻译当中也会出现译者不了解的东西,这就要边译边学,即翻译什么就学什么,就研究什么。但这种学习不应是从零开始的。只有在平时利用一切机会,广为涉猎,不断积累,打下一点基础,搞起翻译来才便于边译边学。
要解决翻译当中遇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除了平日多方浏览,日积月累“杂学”的知识外,就要在翻译当中随时请教先生。先生有两种,一种是死的先生,就是掌握词书资料,查书,查资料;另一种就是活的先生,即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总之就是要多查多问。这是就译者个人而说的。
上海俄语翻译从组织者角度讲,最好是培养专业翻译,即学什么专业搞什么翻译,学冶金的翻冶金,学化学的翻化学,学历史的翻历史,学文学的翻文学。退一步讲,即使不能做到这样,也要有个大体上的分工,比如,分成科技翻译、社会科学翻译、文学翻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