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从用词和造句上实现译文的汉语规范
     要使译文获得中国读者的青睐,首先文章要合乎汉语的规范,下面日语翻译公司就从用词和造句两个方面去介绍:
    (一)用词要准确
    用词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一个译者的文章写得好不好,固然与句子的安排、运用有关,但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因而用词是否得当,是否准确、简练、质朴(叙述语言),是否形象生动(描绘语言),也是很重要的。
    在用词上,首先就是要使用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标准词汇,不用方言土语以及现在已经不用的生僻古语,不搬用日语中不是真正汉语的汉字词汇。对某些词语没有把握时,多参考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该词典的编写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进汉语的规范化。
在翻译当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新鲜事物,要创造新词,这时要慎重,不要生编硬造“谁也不懂”的词语。科技名词,要尊重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典或专业词典的译法。
    用词首先要求准确,然后才能谈到简练、生动等等。这里所说的用词准确,既包括词汇意义准确,也包括语法意义准确。至于词的感情色彩和文体色彩。用词准确就要求在译文中不出现用词上的毛病。什么是用词上的毛病呢?这里主要是指译者在汉语表达上出现的毛病。
    总之,汉语也好,日语也好,有些问题也不能只凭语法知识来解决。比如我们读一篇文章,常常会感到某些地方语气不够连贯,某一结尾处收不住脚等等,这些恐怕就不能只凭语法来解决。所以我们在翻译完成后,可以自己反复阅读或者请身边的朋友阅读,看看文章是否还有要改动的地方。
    (二)造句要正确
    要做到译文准确、合乎汉语规范,除了用词准确之外。还要造句正确,力避出现病句。造句正确,就是要求译者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造出合乎汉语习惯的句子来传达原文真实含义,让人看了译文以后,既不会感到晦涩难懂,也不会产生误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要从语法上、逻辑上检查自己的译文,看看是否有病句。学习语法、逻辑,不光是为了学习一些理论,记一些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要用这些知识,联系翻译实际,检查译文中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对病句加以分析、改正。这对锻炼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译文的质量都是很有好处的。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如何准确选择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