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活动,偶尔出现错译之处有时也是难免的。那么,万一在口译过程中出现错译之处时,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错译”的原因千差万别,相关因素错综复杂,一概而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仅只是原则地讲要“避免出错”或“有错必纠”,又嫌失之过于笼统。我觉得,最好还是稍微具体一些,并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此,德语翻译公司在这里整理了以下几种“错译”情况:
1、明显错译。如果译员的译文有悖于讲话人的原意,若不及时纠正,会引起下文的意义颠倒或逻辑混乱,这样的错译是比较严重的,也是很明显的,不妨称之为“明显错译”。比如,一次这样的错译,往往给下文翻译带来了一系列的错误,造成了双方理解上的混乱。对于这类错译,译员应立即纠正,如对这类较明显的议译不及时纠正,往往需要后来花费好多唇舌来加以纠正,有时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局而。
2、一般错译。在发生一般性错误时,译员发现有误之处后,可以在下文中寻找机会给予适当的补正。
3、轻微口误。口译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无足轻重的小缺点,或者叫口误。这类口译中的错误,多半是语言性的,特别是口语性的。比如在快速口语表达中发生了一些小错误。这类轻微的口误,虽然严格地讲也是一种失误,但对所转换的话意似乎并无大的影响,更没有引起双方的误解。因而,如果条件允许,找个机会修正一下未尝不可,但若条件不允许,不改也无关大局。
以上就是
德语翻译公司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错译”情况,大家可根据具体的口译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不拘于以上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