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译员如何面对他人的纠错
     上文我们介绍了译员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译,那么除了译员本人发现错译或失误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口译现场的其他人首先发现了译员的错译。比如,由交流的一方提出,由在场的同行提出,甚至作报告时由听众提出等等。我觉得,在口译的当儿遇到他人对可能的误译提出纠正,不论纠错的正确程度如何,也不论是在当场还是在事后,译员都应当虚心接受并表达谢意。因为这是以保证口译准确而顺利地进行为前提的。当然,对提意见纠“错”者来说,除不得已者外,对正常的口译一般不应当过多干预。
    在极个别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讲话人对译员不适当的批评或胡乱指责,或者,讲话人发现听众(或对方)的反应不好,指责译员译得不好,把责任推到译员身上等情形,这时,不仅妨碍了翻译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甚至还影响到听众(或对方)对译文准确性的信任感。万一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译员也不能无限制地“忍让”,而应当有理有节地辩明和分清谁的“错”。
    小编曾听到这样的一件事:我方有位日语翻译给一位懂中文的日本商人当口译。出于莫明其妙的原因,那位日本商人竟特别对译文“吹毛求疵”,译员翻一句,他纠正一句,翻一段,纠正一段,搞得译员实在不能再翻下去了。后来那位译员说:“先生的中文讲得不错,我看没有必要再用翻译了。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我刚才的译文和先生讲的并没有两样!”接着他又具体提出了那位日本商人中文里的明显错误。这才使后来的口译得以比较顺利地进行。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译员的做法不能算是出格。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译员的代人受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