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译过程中,记忆力和理解问题是密切不可分的,同时即席翻译要求译员能有惊人的记忆力。
明显的是,内容的记忆取决于理解的程度。如果听一个外文报告,你自己不懂外文,当然就听不懂,也就记不住了。所以,不懂和记不住几乎是同义语,懂了才能记住。对口译人员来说,在理解基础上去记忆是至关重要的,即席翻译是这样,同声传译也是这样。不同的是,即席翻译是把较长的一段话再现出来。同声传译则有点象弹钢琴,当手指在弹上一段乐曲时,眼睛已看下一段乐谱了。
文字记忆对口译工作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此在口译时应立即把意思记住,把语一言形式抛开。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对译者来说非常重要。译员的任务就是把别人讲话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转述出来。他需要用另一种语言复原的是原语言的内容,而不是原语言的形式。这就为其立即抛弃原语言的形式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译员还应抛弃原讲话的语音、语调,同时注意原语音、语调所表达的分寸和每个细节。
我们说需要“忘记”原讲话所使用的所有的词,或根本无须“愚蠢地”去记住那些词,因为译员需要“加工处理”的不是这些词的本身,而是这些词所表示的完整的内容。也只有注意其内容,把讲话的内容和意义与自己的认识和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记住。译员只有按事物的发展顺序,才能完成思考的过程。因此,对译员的记忆来说,思考的过程比感受的过程更重要。演讲人在发言时,译员集中精力,一方面注意讲话的内容,另一方面注意用词。前者是积极记忆,后者是消极记忆。这种消极记忆虽只能保持在短暂的时间内,然而却同样是有用的。当别人就讲话内容提出问题时,译员则可利用短哲的记忆,用说者刚刚用过的词,把别人的问题译给说话者。
讲话者和译者的记忆,有其同一性。如果说者懂得译者所使用的译入语,记忆的同一性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当说者讲完一大段话以后,他未必能全记住他自己所使用的词。但他却很清楚自己刚刚讲的内容。当译员用译入语把讲话复述出来时,译得是否堆确,复述得是否完整,说者最清楚。他好象在重新回顾自己的思维过程一样,认真听译员的复述。人们可以看到,说者时而点头赞同,时而微笑,欣赏着自己讲话中闪烁着的聪明才智,时而又放声大笑,觉得译员把玩笑译得很有风趣。
上海德语翻译由此可知,在即席翻译过程中的记忆问题,不是什么特别神妙的东西,而仅仅是个对词义的理解问题。如果理解得全面准确,把所听到的内容再现出来并不算难。在短时间内记住某些内容也是容易做到的,并不需要作出什么特别的努力,也不象魔术师的高超戏法那样神奇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