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译员知识不足的情况之外,也还有知识过剩的情况。例如译员比与会者更熟悉所要讨论的内容。他既是这方而的专家,又是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桥梁。他作为学者,在所涉及的专业方面有渊博的知识,但作为译员却可能有失众望。有时职业翻译人员翻得很好而专家兼译员却译得很差。
对此有人可能不相信,然而却是真的。因为学者兼翻译熟悉专业,在翻译时就无须费很大精力去分析和思考,因而也就容易“轻敌”,容易满不在乎,甚至会因精神不集中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以至完全误解和歪曲了说者的原意。实际上,如果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代替分析,如果只有些很表面的肤浅的联想,那么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不仅没有用,反而会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应该记住,当我们在谈到译员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时,是说译员应该具备与讲话有关学科的广泛的学识,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讲话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但译员在每次具体翻译过程中所需要理解的,却只是这个具体讲话的具体内容。两者不是一码事。因此,面对一篇讲话,善于分析的口译专家比懂得实际业务的技术专家要理解得更准确。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当一个人已经掌握了某些专业知识时,它已经掌握的知识非但无益,甚至会成为他吸取新的知识的障碍。因此,当一个人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把一篇讲话全部接受下来时,实际上是拒绝吸取其中任何新的东西。
在这里,
英语翻译公司仅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年纪较大的人学习外语时,总喜欢用本国的音标去注外文单词,以为这样可以帮助自己记忆,总不愿借助于该外国语自己的音标,以为那样作很费劲。然而实际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事倍功半。可见,掌握丰富的知识并非总是好事,如果不注意,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变成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