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关于口译译员自身的发展疑问
     也许有人会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将会更加细致,各学科的专业化程度将会更高,本行业的专家之间的交往将会更加频繁。到那时,门外汉不可能很快变成内行,口译人员也不可能以同样的方法获取多方面特殊的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上面的规律是否还能适用?是否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呢?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换句话说,就是今天的口译人员确实意识到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知识,尽量掌握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才能搞好口头翻译。那么,将来呢?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专业化的加强,口译人员还要不要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知识?还有没有可能通过努力来缩小自己与专家在某项专业知识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否由于这个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口译人员完全无法听懂专家们的讲话呢?我们认为,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并不意味着口译人员都必须成为所译的内容方面的专家。但确实要求译员要系统地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非常熟悉某些专业的专业翻译。这就好象培养冶金工人一样,培养一个非常熟练的炼钢工人,必然是为了炼钢,而不是为了炼铜。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无误地预见到将来在培养口译人员方面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将来,随着国际会议的成倍增长,口译人员也将会大量增加。到那时,口译人员的专业分工也许是必要的。也许将来口译人员的培养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这样的方法将会培养出更多的非常熟悉某些专业的专业翻译。其中最大的好处是,这样的口译人员既懂外国语又懂有关专业,他们不是像只懂外国语而不懂专业的翻译那样,在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行业面前感到束手无策,而是对所要翻译的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用准确的语言和恰当的词汇流畅地进行翻译。
    当然,要培养出这样的口译人员将是很困难的,比培养现有的译员更闲难。因为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语言知识、分析才能和演说家的口才,而且还要掌握高深的科学技术知识。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语言知识与口译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