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感觉有的翻译方法不尽如人意时,人们就又开始探索新的翻译方法。他们尝试着把对方语言的语法略微变通一下,使其与自己所讲的语言的语法差不太多,结果发现翻译过来的句子好懂多了,这时他们才开始真正地掌握了翻译的方法。
他们已经知道比较两种语言的句法,来重新对话语的语序作必要的调整,以表达同一的意义。他们认识到语义与语法的关系。他们的语言学知识又丰富了许多。这时我们的先人已经开始使用后来称之为直译的方法了。这种直译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受原来语言的语法的影响。由此而产生的译文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原来语言的味道,因此,习惯了本族语语法的人们对于这种译文还是觉得有些别扭。
为了使自己民族的人更好地理解对方话语的意义,他们试着完全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的语法来翻译,其结果更为理想。人们听或读起来更加明白了。人们懂得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即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对方的意思,而原来的语法并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人们作事总是有所追求的。人们希望得到致臻完善的译文。于是译者们各尽其能,极力使用最贴切最优美的译入语语言来表达原文的意义。他们动用了全部的修辞手段,比较原文与译文形象的差异,试图使译文即能为第二读者所接受又能很好地保留原文的形象。最合适的词放在最合适的地方,译者所追求的是毫无翻译痕迹的译文。读者可以完全陶醉在译文的情景之中而不为蹩脚的译文所困惑。
意大利语翻译公司觉得不妨称这种翻译方法为“美好的方法”。我们中外的翻译大师们正是凭借他们对双语娴熟的掌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翻译出一部部优美的译作,令晚辈叹为观止。
但是对于后生们如何更快地掌握翻译这门学问。他们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不仅需要大量的实践,也需要翻译理论的指导。这时译者就不仅要提高双语能力而且要有一些语言学、思维学、美学、逻辑学等学科的知识。这样他们才能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更快地成长;唯有如此,译文才能更经得起推敲。这种翻译方法或许可以称其为“理性的方法”。
于是,我们从翻译方法的背后可以看到人类在语言掌握方面不断的进步和翻译作为一门学问的逐步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