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8-2116
电脑版
首页>>新闻中心 翻译动态 | 行业新闻
翻译技巧研究的契机
     翻译技巧研究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陷入困境,但人们仍然在思考、探索,以期另辟蹊径。8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译界柳暗花明的新时期。边缘学科的引进为译理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活力。
    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美学、文化学、逻辑学等步入了我国译坛,拓宽了人们的视野。篇章语言学的引进使技巧理论探索冲破了词级、句级研究的藩篱,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结构语言学的借鉴使技巧研究向纵深拓展,提高了人们对深、表层关系及理解和表达关系的认识。美学、文化学、语用学、心理学的介入赋于技巧研究人文色彩,即人们不仅关注客体(原文和译文),而且还关注翻译主体(译者)和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思维棋式和规律。
    总之,人们不再画地为牢,把自己限制在词、句描写的小圈子里,而是开始从单一型研究转向多层面、多角度型研究,从单纯描写型研究转向描写与解释并重型研究,从微观研究进入宏观研究。这一期间,新理论、新发现接踵而至、硕果累累。
    边缘学科异军突起,给技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释操作规律开辟出一条路子,使提高技巧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有了可能。描写是必要的,不过籍此描写而获得的规律只是经验性的、低层次的。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规律才是高一层次的,理性的研究活动。
    从描写到解释是技巧研究上的一次飞跃。描写是解释的前提,解释是描写的升华,两者水乳交融结合起来,技巧研究才可能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人们在接收了西方理论之后开始把目光转回到技巧研究上,开始用新的理论来解释翻译现象。
 

上一条:足球运动员陈志钊几乎不需要葡萄牙语翻译

下一条:对译坛“静寂期”的看法